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关爱健康 > 幼儿疾病 > 其它疾病

孩子尿色异常不同情况不同对待

本文Tag标签:幼儿疾病  

  尿色的异常即尿液颜色发生改变,主要有3种:小便变黄、变白或有沉淀、变红。

  (1)小便变黄。在正常情况下,小便的颜色呈淡黄色,外观基本透明,存放片刻后底层稍有沉淀。尿色的深浅与尿量的多少有关,量多则颜色偏淡,量少则颜色偏深。而尿量的多少又与饮水和出汗等状况有关。饮水多、出汗少的小儿,则尿量多而色浅;饮水少,加上天气炎热大量水分从皮肤蒸发,或是发热的小儿,则尿量少而色深。同样,早晨第一次小便的颜色较白天的深,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生理现象。

  另外,在治疗某些疾病,若使用了呋喃坦啶、痢特灵、复合维生素B、维生素B2.黄连素、番泻叶、大黄、芦荟等药物时,可使小便颜色呈金黄色或橘黄色。

  在病理情况下,例如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的小便发黄,要考虑新生儿黄疸等疾病,这类疾病通常伴有皮肤、巩膜(眼白)等部位的发黄。若较大儿童有发热、乏力、食欲明显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小便深黄等表现,要考虑为黄疸型肝炎,多伴有皮肤与巩膜的黄染,肝脏肿大,并有肝区不同程度的触压痛,验血查肝功能有异常。

  (2)小便变白或有沉淀。通常在天气寒冷的季节里,小儿的小便会变白,小便尿在地上或便盆里,可见地上一片白色或便盆里一层白色的沉淀。这主要是由尿中磷酸钙、草酸钙和碳酸钙等含钙物在小便的酸碱度偏碱性时发生沉淀所致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不是什么疾病。这种现象之所以小儿较常见,是因为小儿的肾脏尚未发育健全的缘故。如果小儿的小便变白,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时,则要注意有无病理性的因素存在,小儿以脓尿和乳糜尿最为多见。

  脓尿是指小便中有脓细胞,所谓的脓细胞其实就是变了性的白细胞。当小便中有大量的脓细胞时,小便的颜色就会皇乳白色,小便化验检查可得到证实。脓尿伴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时,多为尿路感染;伴有发热、寒战、腰痛者,可能为肾盂肾炎;伴有剧烈的腰痛,或小儿诉说为腹痛者,病变可能在肾脏或输尿管,或为肾结石继发感染。在肾脓肿、肾结核等疾病中,亦会出现小便变白的现象。

  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一种表现,尿液呈乳白色混浊,加热、加酸后不会消退。除小便变白外,丝虫病其他的表现有腿肿胀如象皮,又称为象皮腿。通过反复夜间验血,做血涂片,如查到微丝蚴,可以确定丝虫病的诊断。

  (3)小便变红。最多见的是小便出血,即肉眼血尿。由于出血量及小便的酸碱度不同,可呈淡红色、鲜红色、暗红色、暗褐色。小便变红亦可由于血红蛋白尿,其与血尿的主要鉴别方法是:小便常规化验检查,血红蛋白尿的小便常规中红细胞数量较少,而隐血试验为强阳性。也就是说,血红蛋白尿时,小便中红细胞的数量与隐血试验的结果不一致,血红蛋白尿的出现提示有溶血。

  对于生理性尿色异常的小儿,一般无需任何治疗只需让小儿多饮水即可。但对于病理性小便颜色异常,应引起重视,及时带上小儿及异常的小便去医院检查、化验,以便及早明确诊断疾病,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。引起小便异常的疾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,小便的颜色当然也会随之正常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